2020年馬上就要結束了,因為疫情的關系,很多準備在今年結婚的人都推遲了婚期,準備在2021年結婚。不過有一個壞消息需要告訴這些新人,按照老一輩的說法,2021年是寡婦年不適合結婚!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什么是寡婦年?
因為沒有立春
2021年的2月3日是立春節氣,但春節是在2月12日。因此,這相當于2021年是沒有春天的一年,又稱寡婦年,即盲年。
1、所謂“盲年”,就是說,那一年沒有春天。又稱寡婦年、滑頭年等。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,主要是由于我國傳統農歷與現在的公歷時差造成的。
2、例如,2005年,春天的開始是公歷的2月4日,而春節是2月9日。也就是說,2005年全年沒有春天。這樣的一年叫做盲目年。
3、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,有很多關于盲年的說法,這些說法對個人的命運有很大的影響。但事實上,盲年只是不同年代的影響,是有規律的,對個人生活沒有影響。
“寡婦年”是由中國的農歷和陽歷所形成的時間差造成的,又被稱為“啞年”、“盲年”或者“盲春”。民間傳聞認為,在“寡婦年”結婚不利于婚姻,甚至容易引起家門不幸使女人守寡。
社會民俗中說的“寡婦年”是指整個農歷年中都沒有立春的年份。當農歷與陽歷巧合,立春農歷年前就到了,而下一年的立春又推遲的情況下導致在農歷年中一整年無立春,因此農村人稱這樣的年份為“寡婦年”,無立春的年頭就是無盼頭,拿寡婦來做形象比喻無希望,之后慢慢形成民風,大家都忌諱在這樣的年份結婚,擔心會應驗變成寡婦。
不會怎樣,只是一種迷信說法。不介意的的話可以照常進行
民間關于“寡婦年”不宜結婚是一種荒謬的說法。這種荒謬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,是前人們對當時一些現象以及事件無法解釋時的迷信說辭。“無春”只是正常的歷法演變,對自然氣候和季節沒有影響,對人們生活、生產也不會產生特殊影響。與吉兇無關,更不可能影響到婚姻的幸福與否。
有好事者將其稱為“啞年”、“寡婦年”,說生下來的小孩子不能說話、容易丈夫夭亡妻子守寡、不宜結婚等說法是是牽強附會的、荒唐的,毫無科學依據的。
結婚選擇吉日是一種信仰和愿望的反映,適齡青年在選擇婚期時還應順其自然,而沒有必要倉促或者為一些不科學的說法所蠱惑。小編提醒大家,如你被此說法影響終身大事,可謂得不償失了!